> 首页 > 论坛好贴
「黑拿撒勒」到底是什么?从这里读懂菲律宾

听说了吗?一月九号将会有500万人聚集在奎阿坡区(Quiapo)。菲律宾马尼拉警区表示,大约500万信众将参加1月9日黑拿撒勒节的“信仰之行”。马尼拉警方为此将部署5000名警力,以确保2023年黑拿撒勒节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据悉,「信仰之行」作为「黑拿撒勒游行」的备选方案,将在1月9日凌晨2点从黎刹公园的Quirino Grandstand开始,行至奎阿坡主座教堂,大约凌晨4点结束。



1880年的「黑耶稣」塑像

很多小伙伴就会问了,在其他地方天主教并没有看到过什么黑耶稣或者黑拿撒勒,到底什么是黑拿撒勒。今天就跟着Aufheben一起,走进这个菲律宾独一无二节日,其实了解了菲律宾的信仰的社会结构就明白,菲律宾根本不是一个亚洲国家,而是一个拉美国家。

黑拿撒勒

一个真人大小的黑皮肤、跪着的耶稣基督背着小十字架圣象被放在全马尼拉最大的天主教堂——Quiapo区主座教堂里面。这个不起眼的「偶像」,却能召集多达几百万信众在每年的1月9日前来瞻仰、亲吻「圣荣」。这尊塑像到底有什么故事?他和菲律宾历史、几百年殖民地历史,菲律宾社会的贫富差距和文化构成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这一期就聊下这个黑拿撒勒。

这座黑色的真人等比雕塑据说由 16 世纪一位匿名的墨西哥艺术家雕刻,然后于 1606 年通过大航海时代贯通墨西哥、菲律宾大帆船航线抵达菲律宾,带到菲律宾传闻它经历了一场火灾,全部货物被烧的面目全非只留下烈火中完好保存下来的耶稣扛着十字架的雕像。它描绘了耶稣在被钉十字架的途中Viadolorosa(在耶路撒冷走的苦路)中的第三次跌倒。教皇英诺森十世 ( Pope Innocent X ) 于 1650 年认可圣基督耶稣拿萨雷诺(Santo Cristo Jesús Nazareno) 的世俗兄弟会,以通过圣像促进对耶稣的虔诚。最初几十年,它被安置在马尼拉附近的各种教堂中,1787 年抵达奎阿波教堂,自此一直供奉在那里。该圣像在菲律宾享有盛誉,被许多菲律宾天主教徒视为奇迹; 据说只要触摸它就能治愈疾病。它名字来源于“拿撒勒人”,这是基督的一个称号,表明他是加利利拿撒勒人,但是它通体肤色黝黑——这在菲律宾对耶稣的描绘中并不常见。



近年来,已经无法使用17世纪的真迹进行游行活动,目前主流使用的是一尊复制品。每年这尊黑色塑像一共三次拿出来巡游、展示,分别是1 月 9 日、黑色拿撒勒人节、耶稣受难日和 12 月 31 日除夕。1 月 9 日的游行重现了 1787 年图像的Traslación (西班牙语字面意思是“转移”),或从Intramuros(王城)内的原始神殿“庄严转移”到小教堂。1 月 9 日的Traslación是三个游行中最大的一个,吸引了数百万试图触摸图像的信徒,最多持续 22 小时。而今年是疫情后第一个黑拿撒勒节,据说2023将吸引500万人参加。除了菲律宾,远在拉美巴拿马的波托韦洛 ( Portobelo ),人们崇拜名为Cristo Negro的类似塑像。

大航海时代菲律宾开发的见证者,苦难的印记

理解菲律宾宗教,就会理解菲律宾民族的个性。不论是黑耶稣塑像还是Gudalupe圣母瓜达卢佩(MRT3号线轻轨的一个站名,位于makati),都透露出那个菲律宾从蒙昧开始接受天主教、基督教信仰的大航海时代的印记。Guadalupe圣母也是从墨西哥流传到菲律宾的产生于大海航海时代的传说,作为大航海时代大帆船贸易的中点。(马尼拉大帆船)大帆船贸易,又叫马尼拉大帆船(西班牙语:Galeón de Manila;菲语:Galyon ng Maynila )是西班牙商船,马尼拉大帆船一词也可以指阿卡普尔科和马尼拉之间的贸易路线本身,从 1565 年持续到 1815 年。从17世纪的两个半世纪以来,这条航线将位于墨西哥城的西班牙王室新西班牙总督辖区与其亚洲领土(统称为西属东印度群岛,横跨太平洋,包括菲律宾群岛和关岛)之间航行。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马尼拉算是中点

马尼拉大帆船在太平洋航行了 250 年,是沟通明清中华帝国与西班牙殖民的纽带。航线将将香料和瓷器等奢侈品运往美洲,以换取新世界的白银。这条路线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塑造了相关国家的身份和文化。马尼拉大帆船在从菲律宾出发的航行中,在新西班牙有点令人困惑,它被称为La Nao de la China(中国船),因为它们主要装载从马尼拉运来的中国商品。明清两帝国流行于中国的「西班牙鹰洋」就是这条航线贸易的产物,尽管当时的海洋贸易受到明清政府的大力管控,所谓「片板不得下海」,但是正所谓「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有海洋贸易的巨大利益,以及财政收入的吸引下,有限的口岸互市以及大规模海盗走私都成为当时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的「衍生品」。最著名的大海盗当然是中日混血的著名人物——郑成功以及其父郑芝龙,当然嘉靖朝的海贼王——王直也是这一行业的佼佼者。

最早开辟这一条航线的是圣奥古斯丁修会的修道士、兼航海家安德烈斯·德·乌达内塔,在他开创了从菲律宾到墨西哥殖民地的返回航线后,西班牙人于 1565 年开通了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航线。该航线的贸易一直持续到 1815 年墨西哥独立战争爆发。



马尼拉-阿卡普尔科大帆船纪念馆位于马尼拉王城区的墨西哥广场。

大帆船时代彻底改变了菲律宾,这里过去主流是伊斯兰教和民间信仰,400年西班牙殖民史也是菲律宾开发史,这里不评价殖民主义动机与好坏,客观上确实是让菲律宾成为了整个大航海时代的受益者。得益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兴盛,当时一些福建商人从菲律宾偷渡了土豆、玉米、番茄、辣椒以及红薯等高产农作物进入大明帝国,也侧面为大明延续了百来年国祚。

黑耶稣就是这样一个文化交融、融合的产物。毫无疑问,黑耶稣是多少有些「偶像崇拜」的影子在的。根据 Jaime Laya 的说法,对 Quiapo 的黑拿撒勒人的虔诚崇拜是偶像崇拜,他补充说这可能是前基督教当地仪式习俗的延续。但是每一种文化现象背后就是反映社会现实,西班牙殖民者是白人,但是菲律宾最尊崇的救世主却是皮肤黝黑的「土著」形象,很多学者认为它与当时殖民者高高在上和菲律宾土著、华人社区、日本商团之间的社会差异有很大关系。这种「本土主义」的冲动最后就催生了菲律宾的民族主义,也诞生了用西班牙语写作,当代菲律宾人要透过翻译才能明白他著作的含义的,有菲、西、中、日混血的那位「国父」——黎刹的思想。思想总是在交汇中爆发,在漫长的压抑中最后释放能量的。菲律宾“国父”传奇,一个黎刹三种表述



相比之下根据之前马尼拉大主教何塞·克莱门特·伊格纳西奥 ( José Clemente Ignacio) 的说法,游行和整体奉献不是偶像崇拜,而是反映了「菲律宾人的特点,如果可能的话,想要擦拭、触摸、亲吻或拥抱圣物」,而且它是相信「神存在于神圣的物体和地方」。菲律宾人确实存在某种区别于亚洲其他国家的「宗教热忱」,这种宗教性让他们甚至安于贫困,也安于所处的社会位置。当然也引起很多人诟病的「懒惰」、「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批评。但是这就是菲律宾社会的一个部分,一种组成。这种「Ba hala na」的思想甚至在殖民地时代就已经出现。作为土著你没有出头天为什么还要拼,现如今作为本国穷屌丝,有那么多大家族、外国人在上面,你为什么还要拼?作为要压榨他们的华人老板自然要指责他们不努力;对于一些菲律宾人,这就是他们努力了,再努力是不可能了。

黑耶稣也是一种苦难印记

其实如果了解下菲律宾天主教你会发现,对黑色拿撒勒人的崇拜在菲律宾人中根深蒂固,他们强烈认同这幅画所描绘的基督的激情和苦难。当无数菲律宾人涌上街头,为了一尊黑黢黢塑像潸然泪下,将奉献、和亲吻、抚摸都献给这尊跪地的黑色耶稣的时候。这些黑拿撒勒信徒们其实是将他们的贫穷和每天的挣扎与基督受难联系起来。



Tondo区的葬礼

菲律宾是一个色彩极其鲜明的地方,他的鲜明就好像他的贫富差距。有人每天在BGC、Makati香车美女帅哥,就有人在Tondo住活动板房。2022探秘马尼拉最负盛名的贫民区——汤都Tondo 对菲律宾而言一切都是那么平常,人们只是将心中的苦楚和对这个世界的不理解放到了宗教的世界中,他们甚至不为亲人痛哭,却为一尊塑像潸然泪下。这就是菲律宾最「拉美」、最不「亚洲」的一面。苦难的精神和印记镌刻于菲律宾人的信仰世界中,他们也试图在信仰当中,寻找到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并非世俗,但是也是属于菲律宾的独特印记吧。

1月8-9日,如果不想被挤爆,经历剧烈堵车堵一天,请远离中国城以及Quiapo附近。以下是信仰之行将经过的区域:
奎里诺看台;Katigbak Road;Padre Burgos Street;Jones Bridge;Dasmariñas Street;Sta. Cruz;Palanca Street;Quezon Blvd.;Arlegui Street;P. Casal Street;Concepcion Street;Carcer Street;Hidalgo Street;Bilibid Viejo/ G. Puyat Street;Guzman Street;Hidalgo Street;Quezon Blvd.;Palanca Street;Villalobos Street;奎阿坡大教堂。

不过不同于传统“黑拿撒勒游行”,疫情后的第一次游行,黑耶稣神像在“信仰之行”中不会被展示。



或许要再过一两年,菲律宾天主教方能亲吻黑拿撒勒耶稣了。




了解更多请搜索: 黑拿撒勒 黑拿撒勒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