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论坛好贴
从历史事件看中菲往来

说起菲律宾历史,还真与我大中华有不少联系,尤其在近代以前,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与菲律宾往来的历史。

中菲第一次非亲密接触

公元226年,当时中国正处于三国鼎立的时代,在东吴的某处港口,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人头攒动。有两位官员立于青雀黄龙之舳的船头,向岸边送别的人群拱手惜别。岸边也有一位官员模样的人含情凝睇,目送船队渐渐消失于烟波浩渺的东海之上。

东吴很有想法,往北打不过曹老板,往西进不去宜州,多数的风光倒是为了以后民族统一做贡献,于是往海上飘!

此次出海巡视的两位官员分别是从事朱应、中郎康泰,岸边送别之人是东吴交州刺史吕岱。



吕岱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吕岱这次外交行动“从此开始了中国和海南诸国的正式往来……”。

而此次出海航行,正是吕岱派遣朱应、康泰再次“南宣国化”的一次行动。这次他们的目标是扶南,也就是现今的柬埔寨、越南一带。

正是在这次航行当中,船队来到了菲律宾这个地儿,准确的说的,那时候这地方叫什么名字还有待考察,很大可能是无名之地!当时的这地儿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形态,境内7000多个岛屿都是土著部落形态。中国和菲律宾的第一次接触只能是“非亲密接触”,因为船队一行并未在此逗留很长时间,估计两位队长就是拿毛笔写下了“东吴到此一游”的字迹而已。

隋唐宋元对菲的不“感冒”


隋唐宋元时期的中国航海业已是十分发达,隋唐时期,中国航海业空前发展,南方大港泉州十分繁荣,海船和航海设备也大为进步,已出现了中国-菲律宾之间的较固定海上贸易航线。

但是由于风浪、潮流的关系,这条航线并非从福建沿海直接前往直线距离最近的吕宋岛,而是从泉州出发,先绕过海南岛,沿越南海岸线抵达越南南部的占城,然后继续沿海岸线南下,在马来半岛一带横渡南海,抵达加里曼丹岛的渤泥(文莱),再从文莱北上,抵达今天菲律宾的苏禄群岛和棉兰老岛一带。绕了好大一圈,最后才到达菲律宾。



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十分繁荣,但菲律宾群岛却只是这条海商黄金航线的一个并不起眼分支。菲律宾列岛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中国的大宗输出产品(丝绸、瓷器、茶叶),当地市场容量有限,而当地出产的水果、香料、海产品等,其它南洋地方也不难买到。这条航线最重要的意义,是开辟了一条中国福建沿海居民迁徙菲律宾的通道,此后几百年间,吕宋等地逐渐聚集起不少华人,他们在此经商、务农,在当地定居,繁衍生息。

整体来看,隋唐宋元时期,菲律宾群岛在中国人的眼里还是蛮荒之地,中国政府对这片群岛并不“感冒”。而这段时期内的菲律宾也确实如此,因为一直到1390年,这里才出现了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苏禄苏丹国。而此时的中国都已进入大明王朝了,整个封建社会都进入倒计时阶段了。

明朝与菲律宾的友好关系

中国官方和菲律宾的这种冷淡的关系一直到1405年才有所改变,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震古烁今的事情——郑和下西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在前往渤泥途中经停吕宋,在当地见到许多福建侨商,并应侨商请求,任命福建晋江籍华侨商人许柴佬为吕宋总督,此后直到1424年,吕宋岛的最高行政长官都是这位华侨商人。

公元1409年郑和三下西洋时路过苏禄,并且与苏禄第二代东王巴都葛叭哈喇会晤,并赠对方丰厚礼物。东王巴都葛叭哈喇和郑和一见如故,而且他早就对中国的富庶繁荣十分仰慕,请求同船到中国“朝觐观光”,但是由于郑和当时领命出访印度、斯里兰卡,归期未卜,因此婉拒。

没有办法,巴都葛叭哈喇只好在郑和走后静静地等待,可是他按捺不住那颗“躁动的心”,就好像一个铁粉急切的想见到自己的偶像一样,在郑和走后,东王巴都葛叭哈喇留着哈喇子跟自己的两个好朋友——西王麻哈喇葛麻丁、峒王巴都葛叭喇卜——讲述了中国“盛况”,令二王啧啧称羡,于是三个“铁杆粉丝”决定共同赴华来一睹偶像天颜。

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个铁哥们率领家眷、官员共340多人组成友好使团,“梯山航海,效贡中朝”,远渡重洋,从福建泉州登岸,经苏州、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至北京,可谓是“空国来归,鳞次阙下”。

当明成祖朱棣得知三位粉丝已在福建泉州登岸后,便下令沿途地方官员隆重接待,为他们接风洗尘,使团到北京后,明成祖在奉天殿款待苏禄国王一行。

近代时期-下南洋

中菲经济交流从未间断,地球上,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

菲律宾华人中,至少85%以上祖籍地在福建;其中又有三分之二是在晋江。这是个奇特的现象。东南亚华侨多源自福建、广东。

谋生几乎是早期漂泊的唯一主题。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别是泉州府各县地狭人稠,其中又以晋江为最。生存下去成了最重要的事。闽南人迁移菲律宾的历史,是闽粤两省数百万民众“下南洋”大戏的缩影。民国初年至30年代,民众“走土匪”、“逃壮丁”成为闽南侨乡的普遍现象。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许多青年因此远避海外,其中还有不少是为避难而出洋的革命志士。

金门人这样描述他们下南洋的祖先:“他们初到菲律宾时,连拖鞋都买不起,大多衣衫褴褛,打着赤脚,用肩挑,用手扛,在市井街头卖油,卖布点,卖衣服或是卖水果、猪肉等,其中有也打首饰的、理发的、代写家书的。很多广东人具备工匠技术,就做工匠;没有技术的福建人,则从小本生意做起。”



华人血统的政要


菲律宾总人口中华人血统有上百万人,其中先祖十之八九是来自闽南。菲律宾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也都是华裔,例如菲律宾国父何塞·黎刹(José Rizal)、首位女总统科拉松·阿基诺(Corazon Aquino)等等。

如果仔细探究一下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华人无论走到哪个国家,都会成为该国的精英阶层。

黎刹成为菲律宾国父,既得益于个人的奋斗,更得益于流淌在华人血脉里的倔强和坚韧。黎刹埋葬于黎刹公园,位于首都马尼拉市中心的罗哈斯大道旁。这里是游客们休闲游玩的胜地。公园里矗立着黎刹的铜像。

2016年6月30日,拥有华人血统的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当选为菲律宾共和国第16任总统。他上任之后,对内以铁腕清理国内的毒枭,对外则向中国释放出友好的信号,引来世界各国的瞩目。许多人对杜特尔特的华人血统津津乐道,因为杜特尔特的祖父是一位姓吕的中国人,来自福建。



华人对菲的突出贡献


菲律宾华人在这里形成了“三宝”:菲华志愿消防队、菲华义诊队、捐建农村校舍。这“菲华三宝”不仅保障了当地华侨华人能安居乐业,而且也增进了华侨与菲律宾人的融合,让双方相处更加融洽和谐。

据统计全菲五百家最大公司中,华商约占三分之一,并在纺织及成衣、漂染、钢铁、五金、制糖、塑料、木材加工、建筑材料、百货及金融等行业占优势。

声明:以上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了解更多请搜索: 菲律宾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