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庆博士是菲律宾侨界的一位後起俊彦,一位致力於发展菲律宾现代农业的先行者,现在担任菲商联总会执行副理事长丶菲律宾宋庆龄基金会会长,被誉为“菲律宾杂交水稻之父”。
为了让杂交水稻技术传播到菲律宾,林育庆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此成为好朋友。如今,林育庆更想利用东盟共同体的契机,让杂交水稻技术去造福更多亚洲国家的人民。
“一粒种子,可以使一个部落平定下来/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一粒种子,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一粒种子,可以繁荣一个国家……”
林育庆博士不仅是菲律宾水稻育种界的专家学者,还是一位以梦为马的诗人;他不仅是带领菲律宾喜特宁集团快速发展的掌舵者,更是一位事母至笃的孝子。他说:“为了传播杂交水稻,生命不止,深耕不息。”
美名远扬 福音远播
林育庆一直致力於发展菲律宾现代农业。他说,富农强国,国泰民安,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他与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菲律宾携手推广杂交水稻,造福菲民,成为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林育庆说,他从1998年至2000年共花了3年多的时间开发水稻新品种。现在东盟共同体已经正式建成,他要利用这一契机,把杂交水稻新技术在东南亚推广。他说:“这种杂交水稻新技术不仅仅要造福菲律宾人民,还要给印度尼西亚丶缅甸丶越南丶老挝丶柬埔寨等其他东盟国家的农民带来‘福音’,这种‘福音’甚至到达非洲地区和孟加拉国。”至今,以上国家和地区已经与林育庆取得联系。
林育庆表示,他在喜特宁集团公司做的最自豪的决定就是出售杂交水稻。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他甚至不知道1公斤大米在菜市场上的价格。当时他的好朋友,後来当选菲律宾总统的约瑟夫·埃斯特拉达曾表示,自己如果成为国家总统,要把发展菲律宾农业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埃斯特拉达对林育庆说:“我们应该向中国学习。中国那麽大的一个国家,拥有庞大的人口,然而,他们的食物可以自给自足。”
林育庆告诉记者,他在做科研时发现,中国的大米可以自给自足是因为一个人,他就是中国的“国宝”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教授。“他可以做到让杂交水稻的产量提升到正常产量的两到三倍。所以,我非常佩服他,我决定要到中国拜访袁隆平。”
林育庆说,後来他与袁隆平成了非同一般的好朋友,两家成为好“亲戚”。袁隆平经常来到菲律宾,帮助林育庆把杂交水稻技术“落地”。但是,因为气候不同,中国的杂交水稻不可以直接在菲律宾种植,菲律宾必须发展适合本地生长的杂交水稻品种,後来林育庆研发出来了。
公益济贫 振兴家业
天有不测之风云。正当林育庆夜以继日专心致志於杂交水稻的研究之时,2000年11月17日,林育庆遭遇了一个悲惨的事故。那天晚上,他和家人乘坐的车被一辆集装箱拖车迎面撞上。事故中,林育庆的母亲和弟弟去世,他也受了重伤,但还是幸运地活了下来。因此,他一直感恩生命,并在菲律宾身体力行积极推广公益善事。
2001年1月17日,林育庆推出了公司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SL-8H”。正好是与那场夺去母亲和弟弟生命的事故相隔两个月的时间。林育庆说:“通过出售杂交水稻,我在帮全菲的农民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许多菲律宾的农民兄弟都需要帮助,正如同我从母亲那里获得教育和感悟一样,我想要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为了鼓励更多的菲律宾农民种植杂交水稻,给那些贫困的农民家庭带来福音,林育庆用当地的一种品牌大米开展了一项“米桶挑战”活动。他向全国5000户贫困家庭提供了5000桶大米。他不仅向公司的高级经理挑战,甚至向“MVP”(Manny V. Pangilinan)挑战,他还建议菲律宾其他领导人做同样的公益善事。林育庆希望这项“米桶挑战”的遗产可以传给下一代,确保那些在城市的穷人也能够享用到这一品牌的大米。
林育庆在父亲1976年逝世後,25岁的他匆忙接手家业。在母亲与兄弟的共同努力下,他把家族企业喜特宁集团快速壮大起来,不但巩固了核心企业,且开始大踏步地朝多元化发展。首先是创办文具连锁店(全菲共有45家)和折扣百货公司连锁店(全菲共有6家),大量生产贺卡与礼品纸等。在电视上做广告,并使之成为全菲驰名商标。而且,这两种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林育庆事母至笃。他说:“我的母亲巾帼不让须眉,她是我们家庭最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研发菲律宾杂交水稻的力量源泉。她的伟大,在於她有自爱和爱人之慈悲心,却又以平凡不张扬的态度处事待人。”
“以前母亲多次到内湖或达沃巴内视察和探望我们培育杂交水稻种子,她总是给予我们勉励。如今,每每回想起这些,我都会黯然泪下。”林育庆感恩地说,母亲对他事业上的支持从未动摇过。“我时常感觉到在天国的母亲依然在默默地注视着我前进的脚步。时至今日,母亲一直是我内心深处的力量源泉。”林育庆对母亲一直心存感激。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