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菲华快讯
哈尔滨华文园丁赴菲律宾栽培「汉语树」 中新社记者 王琳

  在与中国隔海相望的菲律宾,哈尔滨外派华文教师四人组“四仙过海,各显其能”,发挥各自特长,传播中华文化。“花中四君子是梅兰竹菊,我们就是四园丁,将‘汉语之树’根植在世界。”哈尔滨市第26中学教师李春秀说。

  近20年间,哈尔滨积极配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华文教育项目,约100人次的华文教师先後前往世界各地执教。4月中旬,由哈尔滨派往菲律宾华校的教师组在刚刚回国後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普通话标准丶吃苦耐劳丶热情豪爽等特点,使哈尔滨教师颇受学生欢迎。”李春秀说。

  2015年5月,在茉莉花盛开的狭长街道上,菲律宾华校的孩子们迎来中国北疆城市哈尔滨的4位老师。纵跨约30个纬度的气候差异令他们身体长期不适,却因为在课堂上看到了“求知的眼睛”而坚守。

  中国,是李春秀教会学生们写的第一个词汇。在这所国际学校中,除了20%的华裔外,还汇集着美国丶韩国丶日本丶俄罗斯等众多国家的学生。最先吸引中菲混血女孩李佳丽的是一组中英双语幻灯片,哈尔滨冰天雪地的美景让她心驰神往,自此几乎无汉语基础的她认真听每一堂课,“我生活在热带国家,从没有看到过雪花和冰灯。学会汉语就可以去哈尔滨自助旅游。”

  流利的英文丶精美的课件是李春秀老师的特长,其他老师也“身怀绝技”。哈尔滨市第27中学的女教师王莹演唱的中国民族歌曲嘹亮动听。“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引发了对中国歌曲的喜欢,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学习汉语的热情。我教他们唱儿歌,以寓教於乐的形式讲授汉语。”

  哈尔滨市延寿县第四中学的教师范秀华今年49岁,开始苦於英文薄弱又不擅歌舞,後来她的一手剪纸技艺成为“法宝”,她告诉记者:“学生们把我团团围住,在学习中华传统剪纸艺术的过程中,教他们读写相关的汉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喜欢我家乡哈尔滨的雪,他们都学会了剪雪花。”

  启程回国前,李春秀丶张和两位男教师主厨,邀请王莹丶范秀华两位女教师做客,在简陋的教师寝室吃一顿“庆功宴”。李春秀为他们读了一封由学生李佳丽写的中文书信,“老师,希望您能留下,不要离开菲律宾。我们愿意学习汉语,去看哈尔滨的冬天。”

  这一封亲笔信成为哈尔滨华文教师们在菲律宾的牵挂,决定接受菲律宾华校延聘,将在与家人团聚不久後再回当地。2016年5月,哈尔滨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将邀请新老外派教师座谈,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经验与故事。

  上联“赴菲离家上万里里里不易”,下联“留根授业又一年年年归来”,横批“华文教师崇高”,哈尔滨华文教师张和的手写春联悬挂在留菲律宾华校,正等待他们的归来。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