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范宗鼎10月17日北京电】1921年7月23日,13名平均年龄仅28岁的代表聚首上海法租界,後辗转至嘉兴,代表五十多名党员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在当时,谁能想到他们所组成的政党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在“一大”之後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反侵略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三十多年後的1982年9月1日,1545名代表汇聚北京,代表中国3900多万名党员参加中共“十二大”。秉承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邓小平在“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和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由此全面展开。
回想当时那个穷困潦倒的中国,谁能想到“改革开放”四个字将在未来的三十多年中让这片黄土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共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就带领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时间又过去三十多年,2017年10月17日,2287名代表齐集首都,代表8900万名中共党员,准备出席另一次可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会议:十九大。这次会议,将决定中国是否能“强起来”。
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正如世界所看到的那样,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距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如此接近。中国巨龙从沉睡到苏醒再到腾飞,必将更深刻影响世界。正因如此,全球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十九大”。
敬畏与担忧
早在十九大召开的数天前,全球知名的《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关注这个时间节点上的中国和习近平,称“现在真正在世界上昂首阔步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而美国在提出马歇尔计划之後就再也没有展现出这样的领导力”,“如果特朗普不是害怕政治自杀,他恐怕会说‘习近平才是当今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经济学人对中国的羡慕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同一篇文章也提及中国是“威权国家”,对未来中国将对西方“自由世界”产生怎样的冲击表示忧虑。换言之,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既有尊重,也有畏惧。
这绝不是《经济学人》一家的担忧。
十九大的首场新闻发布会10月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多位记者进行现场提问,一些问题关注经济,比如“美欧希望中国经济更加开放,请问十九大是否讨论”,“中国经济稳增长和去杠杆哪个更优先”,“不少西方企业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不利於他们的发展,这一政策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另一些问题也涉及政治,比如“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还不够,社会上出现一些问题,十九大有没有一些重大举措做出回应”,“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员的人数是否改变”,以及涉及中国新成立的国监委未来的地位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不可谓不尖锐,甚至直指中国的权力构架。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庹震都一一回应。
面对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国以一种自信的姿态做出回应。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此次采访十九大的三千多名记者中,有1818人来自港澳台或海外,比十八大增长6.7%,外国记者来自五大洲134个国家,比十八大增加19.6%。在17日的记者会上,共有12位记者提问,除了4位来自中国官媒的记者外,其他8位都是港澳台或海外记者。
记者观察到,大会发言人庹震对很多问题给出清晰答复,但对部分问题模糊处理,比如对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人数问题就没有正面回答。随着十九大的召开,很快会有清晰明确的解答。
十九大都讨论啥?
十九大要干三件事,一是审议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二是修改党章,三是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
审议报告不是一般的报告,二是中央指定的丶对国家发展有战略性影响的工作和调查报告,经过基层丶各级专家和政府官员的层层调研和讨论修改,是指导未来五年工作的指南针。
修改党章则涉及指导思想和权力构架这种最高层的议题。大会新闻发言人透露,“这次修改党章工作,要把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使党章……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就意味着“习近平思想”将正式得到确立。
选举新一届委员则是为选出新一届政治局常委铺路。而关於新一届领导人的话题,当然是“十九大”中全球关注度最高的热门话题。
简言之,从这三件事中,可以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规划和权力分配。
官方的语境大概是这样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认真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回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局势,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制定适应时代要求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战略全域上对党和国家事业做出规划和部署。”
答案即将揭晓
由此看来,此前确立的“习核心”一词只能算是一种确定,还不是最终定位。党对习近平的历史性定位究竟是什麽;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将通过何种方式进一步稳固自己在中国的权力和地位;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将以怎样的姿态回应世界关注的目光?
在中国经历了数十年的粗放型发展之後,新的社会矛盾涌现,新的国际地位亟待适应,新的道路需要开辟。这个时候的中国,需要一位元像毛泽东和邓小平一样强势的领导人。
十八届七中全会公报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全会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工作,一致认为,这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丶根本性的。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标志着我国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有媒体用了“领航”这个词。
领航,中国未来五年如何发展;
领航,中国如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领航,中国如何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迈进;
领航,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画卷如何舒展……
这些答案都将揭晓。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