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哲有云,世界是乱世多丶盛世少。因此,真能“躬逢盛世”者,不唯是个人之幸,而且是家国之幸!
毕竟盛世之少,灾难甚多。在为了追求理想的实现而为之奋斗中,文人精心塑造了一个“世外桃源”——《桃花源记》。
虽然这类水中月丶镜中花的理想社会的构想暂时如美丽的海市蜃楼,但是这样的海市蜃楼哪怕是昙花一现般飘忽,毕竟也有其某些美感,正因如此,也因为现实仍然不尽如人意,所以,为了持续这种“如梦如幻”的美感享受聊遣穷愁,这样的文学作品至今还有它存在的魅力。
尽管如此,这想像的世界不能代替生活的一切,因为现实才是我们可以扎实立足的生活土地。因此,到底要回归现实去创造理想,朝着理想实现的目标协力奋斗。
这样,一些为不灭理想而生产出的“心灵鸡汤”不断被生产出来,成为人类理想实现的必由之路。在无形“鸡汤”滋补中渐渐改善现实,使之向着理想转变就这样如“好雨知时节”一样成为“及时雨”,但不是“当春乃发生”,而是当冬正发生着且也“润物细无声”,激活人们潜在的良知良能去做着对人对己都有益的事。
这样一种人生活动的轨迹翻卷的是“正能量”的潮流,涌动着温暖丶芳香丶福祥!
产生这种“心灵鸡汤”的行动是现实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现实与现实中另一部分顽固渲染暴力丶肉欲与阴谋的现实尖锐矛盾,它们“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共同展现出历史奔腾到现实中龙争虎斗的画面,谁都想要主宰人类和世界的未来。
审视历史,曾经多少盛世,无论汉唐都有,近代亦然,盛世再多再长也不觉其多其长,因为“欢愉嫌日短”,这也许就是人们感慨盛世“少”的原因之一。然而,盛世维持一段之後,往往就向对立面转变。
正因如此,曾经熟读《资治通鉴》十七遍的毛主席才在即将入主北京之时,富有前瞻性地称为“进京赶考”,自勉不当“第二个李闯王”,事实也证明他个人做到了——创造廉洁奉公的政府丶缔造治安良好的国家,带领中国人成为“站起来了”的人丶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辉煌时代!
然而,无论毛主席多麽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当他逝世以後一切都大变化了走向对立面,无论从公有制渐渐“化公为私”,还是社会风气的变化判若天渊,到底是沉渣泛起乱像甚多。于是,知识分子以笔为针针砭时弊力挽狂澜力图“兼济天下”是一显爱国的勃勃英姿丶身体力行以“乐在天涯战恶风”的精神铸造“处淤泥而不染”的“独善其身”的行动也是一种君子“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爱民风采!
康有为先生说得好:“乱世不是无是非,而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要想真正在乱世中安身立命,就必须“把颠倒的历史颠倒过来”。如果在“济世”方面“攻之不足”,至少在律己方面“守之有馀”,才能够使自己处在生活的八面来风之中有定识丶有定力;能担当丶能崛起!
想当年孔明“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潜心修炼学习而上知天文丶下晓地理,中察人世,才有可能在得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後,帮助刘备建立蜀国而与魏丶吴两国成鼎足而立称雄一时。而当今之天下“孔明”与“刘备”何在我不知道,只觉奉清和立训首先要训自己择善固执,而遵规矩宜人也是一种自爱与爱人的措施。
所谓清和即是天地,天轻清上升以高清为态,地“厚德载物”雍容万有而显其和以博厚为容。人当效法天地之清和而和谐共生才是正道,为此做努力而产生的“心灵鸡汤”就是“奉清和立训”以利于去龌龊之气而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切“规矩”在“心灵鸡汤”中水乳交融,更与相应的行动“无缝衔接”,这才是真成济世的良方!
这样一种“奉清和立训,遵规矩宜人”是如对待国家兴亡一样“匹夫有责”的,任何人都没有对其掉以轻心的理由和权利,因为社会是由每个人组成的,社会的事也是靠每个人参与做成的!
认识了以上的常识性的道理,我们也大抵找到了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我们该走的路。我们的一切言行都懂得以社会的“大体”丶进步的“大局”来制约,这就是“正能量”通行的标志。相反,所有负面的人物的言行都是以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为转移,他们造成了社会的百孔千疮奄奄一息。
奉清和立训,遵规矩宜人。万丈悬崖边上,那规矩便是保平安的“钢铁护栏”;在生活的无垠高空之中,清和就是自如飞行的“宇宙飞船”和活命的“仙丹”!
奉清和立训,遵规矩宜人。这一切“钢铁护栏”丶“宇宙飞船”和“仙丹”都需要人们去创造和使用!为了理想的实现谁都要付出应有的代价,想慵懒享受着“天上掉下馅饼”只能是“一枕黄粱”;整天只顾怨天尤人或以歇斯底里花天酒地醉生梦死为体现人生价值是一种剧毒之药,吃了只会是“自作孽,不可活”。得好生防患于未然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为妙!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