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是摄影与美术的外行,但是,偶尔被一些摄影或其他美术作品吸引也是平常的事。今天下午,我有幸欣赏到在厦门工作的老乡和校友林君育周先生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一组照片,这些照片是他在厦门湖滨北路和湖滨西路摄影的作品。我在津津有味的欣赏之馀,情不自禁地留下以下的一段话语:
直线与弧线的交汇丶钢铁和鲜花的结合,唱出刚和柔丶方与圆融合的生活的歌;蹲点生硬桥墩的两柱,拥抱着远处的繁花,映出睿智生存的人创造出的别样的祥和的景。
远处一条弧形红花引手,近处肃穆高铁架凝眸,共同向着鹤立鸡群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建筑俏皮的挤眉弄眼,就是不买这个不可一世的“钢筋水泥妓女”的账,折射出自知自爱坚守人生底线的德智之人的怡然自得的乐!
林君育周先生对我这个摄影与美术外行的人的直抒胸臆之言,不仅不弃寒微予雍容,而且格外溢美予鼓励。我想,要是真的有点能升华丰富图片内涵,那也是作品潜在的艺术魅力的自然反映,决不是我外行者的主观能耐。
谓予不信,看看他的几幅作品就略见一斑了:
其一:作者居高临下地把镜头聚焦在一个立交桥上。那立交桥本身的一个局部恰恰成为一个放大镜的造型,透过这个“放大镜”俯瞰,底下参差错落的楼群和一湾蓝色的海水在甜蜜地约会,好一派水影天光!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里,那些楼群间虽然没有明显见到人群的熙熙攘攘,但是这种高屋建瓴的艺术,不是有几分与画作《深山藏古寺》之只见和尚不见寺之艺术异曲同工吗?!
其二:蜿蜒的立交桥卧伏海波之上两条单行道飞悬丶三道红花缀在两条道的两边(中间那道红花是为两条道之共有)。
桥下碧波万顷一览无馀,几个桥墩作为点穴般的注释;头上蓝天白云可想而知,因为聚焦为一个截频式的片段。
如此以简驭繁丶虚实相间的拍摄艺术,让条条大道与道道花坛既在平行中显其端庄严谨丶又在弧线中显示其飘逸灵动。这样当“红娘”让动静结合丶直线与弧线的“千里姻缘”在定格中“一线牵”,令我等外行者都不禁拍案叫绝,更何况内行者谅必更有高见!
其三:两桩大桥墩的特写镜头凸显,黑乎乎的两柱间竟悄悄拥抱着红白相间的花团锦簇。
我们彷佛听见花海里荡漾着这样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丶“为了梦中的橄榄树”的歌声。它们的确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这小鸟就是白鹭。但是,它们不止是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而且是招呼着小溪一同凝眸中国东南蔚然色大海的英姿,沐浴鹭岛海洋的吉祥。而这一切更因为有掌镜者这“橄榄树”飞扬“橄榄枝”的亲切呼唤喔!
其四:一条高速公路笔直如箭,两旁也是繁华似锦点缀,大道上一辆辆小车穿梭忙,这不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高速发展的缩影吗。
交通的发达会带来经济的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了。
这是铺展在大地上的一张中国交通日新月异发展的“名片”!
其五:换一个角度,左边远些高架桥一湾,上底部暗下底部光明敞亮丶上边缘则全线红花耀眼,右边近处的高架桥柱由粗而细皆为浓黑色。这左右两边交界而和成一个有“特色”的明暗交杂的“裤裆”。透过这个聚焦的“裤裆”看去,分明露出远处被“砍头”的钢筋水泥建筑的的一些“火柴盒”房间。
这样一种把不可一世称雄于城市的商品房,定格在脚踏实地的高架桥的“裤裆”里,我虽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善于妙用“乾坤大挪移”的武术于拍摄中的高妙艺术,很含蓄又十分形象地折射出对于商品房甚多而却因人们买不起而多“库存”的尴尬?
但至少也是在客观上触动如我在天价商品房前成新“穷人”之辈的敏感的神经,不仅痛感泡沫经济的刻骨苦痛,而且看到一丝洁身自好的亮色与一道脱颖而出的曙光!
总之,角度妙变,构思新奇。这是林君这组摄影照片给我的深切感受。感谢他辛勤而睿智的艺术耕耘让我们享受摄影艺术的盛宴!
祝愿他在今後的艺术创作像作品中的立交桥四通八达捷报频传丶祝愿他未来的生活如花似锦阖家平安!
也祝愿我们的祖国兴利除弊繁荣富强丶祝福我们的生活如“倒吃的甘蔗——节节甜”!
写於2018年4月25日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