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菲华快讯
渔民移民 遗民余民 谢如意

  时代变了,怪事多了。说不定有人以怪为趣的也有,即使无趣也有“故事”吧!

  今日渔民多且杂了。有老实厚道乘风破浪下海打鱼的传统渔民,在风波浪里辛苦地打造他们自己的打鱼人生,造福着广大民众的喜爱海鲜的事业。也有根本不懂“渔”情,却乐衷于“下水”,把“摸着石头过河”的骗鬼故事“转型”为骗人的把戏,以其魔心玩弄“魔术”把自己摇身一变而成“渔民”。  

  于是啊,这样的“渔民”产生了比“下水”的暗暗“摸”还张扬得多的“下海”,又摇身一变为如同是语言学的“专家”似的丶却又比地道的语言学专家有特别能耐地把好多人赶着“下海”。

  “下海”就不好“摸”了,因为海水深啊!于是“下水”“渔民”在驱赶众人“下海”中去“鼓浪”,可以把本来“波平如镜”“一碧万顷”的水搅浑也搅得“惊涛拍岸”!

  于是,“渔民”竟然可以叫本来安居乐业的工人们纷纷“下岗”去流浪;还可以叫本来制造“五谷丰登”的农民们抛下良田不耕种,而如“过江之鲫”纷纷离乡背井去逃荒式的当“农民工”求一口饭,甚至美之名曰“城市化”的“发展”;更有甚者,让“研究导弹不如卖山药蛋”丶一个“戏子”一次出场费胜过千万劳工的价钱,甚至,这样的“戏子”偏偏还能获得“国家精神造就”奖!

  于是,劳动者一片风声鹤唳四面楚歌,“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不复重现。而昔日“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後庭花》”悄然“魔术”翻新为“现代版”,精心粉饰着社会的“歌舞升平”。

  甚至像“渔民”独让“天价”“房地产”业“一枝(妓)独秀”一样,专门在国家电视台上唯独让这些“渔民”豢养的娱乐界的人们有办法上“经典”节目,让那些个颤巍巍的老艺术家煞有介事地当着舞台上的萤光灯下按上了个人成为“经典”的沾着红色印泥的大印,沾了一下得宠于掌握“印把子”的“渔民”那挥舞公章干行当的“荣光”,彷佛这一下也可以让人们明白这也是得了“国家精神造就奖”了!这也让我们依稀见到鲁迅作品中的阿Q当年要被砍头前让他画圆圈的事情了。只不过是,当年的阿Q在难以把圆圈画得圆的时候“精神胜利法”地冒出了句“孙子才画得圆”和“二十年後又是一条好汉”,而如今按红印的“红人”们没有一声自己的话,只是由主持人主持发布为“经典”人的发布词而已。我们不是“经典”人物,不知道他们与当年的阿Q有何异同点!

  于是,把那些个当年在此娱乐行业辉煌的历史和当今在这行业“传芳”勾连在一起,表面上是歌颂老前辈让他们得到尊荣或“哀荣”,实际为扶植新(心)上人推波助澜。

  这样真如“闹嚷嚷你方唱罢我登场”,直叫众人闹到“待到戏房锣鼓歇”,教新(心)上人“不知何处是家乡”。只看到留下“一片白茫茫的大地真乾净”——

  因为,在这“瞬息万变”之中,“渔民”不见了丶“国家精神造就”逃亡了。多少“渔民”或“戏子”乃至其他娱乐界的“栋梁”纷纷“腰缠万贯”奔走他乡,国籍悄然变成了美国丶英国丶加拿大等等成“维稳”的“常态”了。就算有的在国内也几乎成了“裸官”,因为先把家属都转移到国外,然後把从事“渔民”业暴富的钱财就在与外国往来的“洗钱”中把黑的“洗”“红”和“洗”“白”,国家的经济实力就这样被这些“渔民”变成“移民”的人及其豢养的“高贵”“光荣”民鲸吞入肚笑傲四海,留下个“一贫如洗”让劳动者在国内“享受”爱国的“红利”。

  这样一幕“偷天换日”“偷梁换柱”的“魔术”,全是“特色”“渔民”“一手遮天”导演的闹剧喜剧,也是成为社会和劳动者的悲剧。

  在这种“渔民”变“移民”之中,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早已在被蹂躏和绞杀中,“万马齐喑”地成为“遗民”和“余民”了。前者是被排挤和遗弃,後者是像成了社会“多馀”的人。因为,本来是国家的工人正当位置无存,一律要转变成私人资本家的雇佣,连广大的农民也要改头换面成“工”,把工农大众压在社会的最底层,任不知道是叫“官僚买办资本家”还是“民族资产阶级”指挥调度,活生生成了被“渔民”们得宠者之外的“遗民”和“余民”了。

  我们说过,“遗民”就是被“遗弃”的民,是“渔民”不屑一顾的,最多是当作廉价的劳动力来使用,作为他们进一步深入“渔”的对象。至於“余民”嘛,那就像多馀的累赘的一样,再多,“渔民”只当他们是肥私的工具,要用就用还得“择优录取”才满意,不用则“弃如敝屣”,没有让你商量回旋的馀地,更别幻想还要重新“当家做主人”地“人格平等”“站起来”了!

  不过,让这些“遗民”和“余民”有一点“优势”的是,“渔民”随时等候他们去他们面前去交易,去领“奴隶”证,“渔民”保证“遗民”和“余民”有当“奴隶”的自由并任他们“发展”新的“奴隶”,维持“渔民”的“房地产”“吸金”大业在九州“万马齐喑”後长期“维稳”以便“与国际接轨”,创造为新的一代代的“渔民”们“发展”的“万年基业”,将“偷天换日”“登峰造极”!

  渔民丶移民;遗民丶余民。如果说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币只有十八元八角八分的话,“渔民”“移民”“遗民”“余民”时代的人民币变成是一百八十八元六角是“与时俱进”“发展”的话,那麽,中国大陆人民虽然号称十三亿人口,恐怕早已“浓缩”为四个“民”了!娱乐界的潘长江好像说过一句“浓缩就是精华”,可是我不知道——

  这“浓缩”的“渔民”丶“移民”;“遗民”“余民”四个“民”里,到底啥是“糟粕”丶啥是“精华”?

  我们还可以“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华”吗?怎样“剔除”丶怎样“汲取”!?

  我们自己是“糟粕”还是“精华”呢?!

  写于2018年6月25日阳光灿烂中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