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前叫棺材,入殓後曰灵柩
“入土为安”是喻人子以孺慕之心,安葬死去的长辈,也是古今恒久不变的规矩,安能不遵而废。人死後要埋入土中,死者得其所,生者觉心安。
埋入土中必先把尸体装入棺材封钉;已入殓的棺材称为“灵柩”,不叫棺材。不要混乱误用。名词必定有其出处,有其根源,如果把不正确的名词错误地传开,越传越错,变成讹误相传;指鹿为马丶以白为黑丶指着秃驴呼和尚丶这种颠倒是非的事情屡见不详,料肇因於忽忽粗心所致。
尸体在床曰“尸”丶在棺曰“柩”丶人活棺封曰“寿”丶小棺外套大棺叫“椁”丶薄版棺叫“椟”,小心张公帽戴在李公头上。
“棺材”与“灵柩”两词的基本分别容易办正,前者只是“装入死人用的工具”;後者“尸体已装入棺内”。反正“棺材”里面没有尸体;“灵柩”棺内有尸体,两者根本不同意涵,千万辨认清楚,小心张冠李戴。
“尸”指死人躯体还陈留在床上,尚未移尸入殓於棺中。尸体通常在床陈留八小时,等待买棺材移尸入殓。乡下买棺是遥不可及,迫不得已而停尸不移。华侨社会最近亦东施效颦。人过世後,在医院病床仿效乡下停尸八小时的不正当风气,正打歪着。上古乡下医院欠缺,多数先长眠於自已家中,待棺入殓,然後移柩於祠堂。
“灵柩”亦名“灵榇”。一般达官贵人选择棺木非常用心。精挑细选丶美上求美的俗尚丶一丝不苟。这种大手大脚,挥金如土,不值摹仿。
人还生龙活虎丶活蹦乱跳丶有血有肉,却异想天开,先制棺等死,棺材里面没有尸体,棺盖却封钉,这种模拟不叫“棺材”,亦不称“灵柩”,而曰“福寿”,简称为“寿”,祈求洞天福地,个个子孙将来都如孙悟空这样的仙猴。
这种玩味祇有二种人沉迷其中,玩世不恭,不拘礼法;第一类人是尸居馀气,人躯壳尚在,仅存馀气,比死人多一口气,等待寿终正寝;第二类是富商权贵,年高六十以上,健步如飞,没有疾病,旨在炫耀权势。这玩物丧志的玩意儿千奇百怪,令人目瞪口呆。
制“寿”的程序非常讲究,马虎不得。先至择日馆挑选良辰吉日,聘班门大斧技艺巧匠精新制作,细针密缕,需时二星期,制毕用漆涂刷,滴水不漏。“寿”外面绘龙画凤,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给。
“寿”制作完成,以大红彩绸整“寿”封里,外面贴个大“寿”字,再移“寿”竖立於祖祠备用。
“椁”指棺材外套棺:小棺材外面套一大棺材,比较坚固耐用,防盗防水。一般埋入地下都设有外套棺,地上直接装进墓穴。这里外套棺是用洋灰,乡下采用木材制成。
“尸解”喻以修炼成仙的人,遗弃其形骸而做仙去。
“迎尸”形容上古在祭祀时,用活人代表死人的神主接受祭祀,犹如尸位素餐; 只受享祭一桌菜肴。
凡事小心求证,深入了解真相,不要随波逐流,人言亦言,构成佞人驰骋,苟合求媚於俗世。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