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话被看作广东话,但广州隔邻的番禺话更“广东”,可是,後来广州聚居更多人,更多商人在广州做大生意,成了政治丶经济中心,成了市,番禺则被边缘化,广州成了广东省会,取代了番禺。
因为多数的广州周边的人都学会广州话,番禺话已被年青人忘记。
近年,番禺被拼入广州,地位更降一级。
广州人讲广州话,香港人和澳门人也以广州话交谈,但三地的人各有不同的口音,澳门和香港口音很接近,不细听分不出。
番禺话较古老,广州话则有很多外来语音,包括外国音丶外地音及外族音。
广州话“呢度”和菲律滨大家乐语的“dito这裹”意思和发音完全一样。
不过也常有外来语的语音,意思则有不同,比如“我给你一个面包”,闽南语说成“我和你一个面包”,现代广州话改了一个同音字,变成“我豪你一个面包”,“和”及“豪”意思稍为改变,闽语“和”意为“给”,粤语“豪”则为“送给重礼”。
“每个雇主都要为雇员买燕苏”。这句香港广州话的“燕苏”是英文保险的音译,已成了常用的“广州话”,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情况。
广州话中有很多词语是难以从字面解释的,比如“唔该”,现今的解释相当闽南人的“费神”,也有人说,人家帮了你,你该说“多谢”或“乖”(对小孩),会比说“唔该”更有力,这个广州话却被多数讲广州话的人取代了“多谢亅一词。
广州话像闽南话一样比普通话更古老,保持古老的汉语发音,却因广州人不断和外人接触,也不断增加新词句,现今讲广州话的人不断减少,祇有香港人丶澳门人和少数广州老人用於日常生活,其他广东县市已少讲广州话,总数不足一千万人,有人发起保育广州话,但收效不佳。
普通话虽定为国语,全国通行,有利於全国各地民众沟通,但因为普通话相对比较“年轻”,祇有四个音调,用它来读古汉文不够用,因而在目前对语言的研究未成熟的情况下,保育方言应受到政府重视,就说香港这地方,半世记前尚有多种本土方言,像围头话和客家话,现今只有极少人懂得讲,再不拯救,将迅速消失於无形之中。
早年的香港也有部份“原居民”讲“福佬话”,已不存在,而目前讲闽南话的香港居民,则多为解放前後移居而来的泉州一带的人,这些闽南移民的第一代丶第二代多能讲闽南话,第三代也少讲闽南话。香港有一林姓原居民,六百年前由闽南移民来,据说是林默娘兄弟的後人,他们也已不讲闽南话。
番禺话和广州话发音近似,就如泉州话和台北话,但番禺话比广州话更古老,发音更接近古汉语,是广州话未兴起前广东的流行语言,後被广州话取代,所以我说它“更广东”。
普通话应普及,方言,包括广州话也应得到保育。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