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第一次到泉州的动车站。
这是我送拙内去江西的寺庙受戒。本来是人家约她同行的,不料人家後来先去又先回。她可是照她的原计划,独自到时才去的。
在送她进入候车的“送客止步”处,我祝福她一路平安丶万事顺利!我也道出早就有感的话儿:佛在心中坐,修於脚下行。
我这话儿是植根自己平时的想法的:生活就是道场,无论你出行还是居家,都可以修为,这些修为植根件件小事又绝非小事。
自小受训就讲究修为从心开始,讲究谨慎於在闪念之初,凛谨於行事之末。无时无地可以懈怠,善始慎终守身如玉。
我认为除了邪教以外,万教如百川归海同归劝善丶修为若万水朝东贵在笃行!
因为要“自强不息,止於至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所以无论是皈依佛教还是在家居士,“佛祖心中坐”是自然而然的事,“朝於斯,暮於斯。久而久之,鬼神通之”。正不必一定要搞得沸沸扬扬高调出场,更不必煞有介事地自命不凡。“众生平等,无有高下”不仅仅是个概念,而是伴随修为者“戒丶定丶慧”的自然而然。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为”就念阳平声调,其意思就是动词“修为”的意思。“为”字在这里决不是用作介词读去声调的。这个文字冤案顺此理清,既算是顺手牵羊以正视听,又算是今日“脚下行”之一。
与其坐着思,不如站起来行。这个“行”是实践的意思。思是来源於生活的实践的,带着思继续走向生活的实践中去,就会遇到新问题丶打开新思路丶学到新知识丶取得新觉悟丶解决新问题。如此则让思在接受实践的考验中找到缺口,也在行中自我调整寻求完善。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就成了修行的常态。
这种常态是自觉维持着,又在“自渡渡人”中不断地貌似“简单重复”,实则是“光景常新”着。这也是可能出现的得“大智慧”丶获“大自在”的不二法门。是以我说:“修身脚下行”。
无论是在与我居家相邻不远的千金庙,还是远到全国的名山宝刹,於金碧辉煌的大殿里,在昭然可见的对联中,都可以看到关於但行好事不拜我也无妨丶胡作非为则跪破膝盖也不济的劝勉。
这也才是佛教和修行的灵魂:人人都可能成佛,就看你愿意不愿意真正地正心诚意修身;个个要讲究“当下便是”!就看你能不能一丝不苟地在现实的生活里正当作为?
皇帝的金銮殿里的“光明正大”与佛家寺庙里的“正大庄严”,你说是形似还是神通?!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与“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之间,是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还是存在着“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精谛妙义!?
诸如此类,都有点需要“酒逢知己饮”丶“诗向会人吟”般的因缘际遇及随遇而安丶随缘而居丶因缘而化。是丝毫勉强不得的!
佛在心中坐,修於脚下行。佛在心中坐,默默不求人,更不打扰人们自在的造福。修於脚下行,兢兢业业以日益精进,哪有时间去空谈“理论”欺世盗名丶哪肯花精力去舍本逐末而忘却把身边的日常琐事尽善尽美地做好?
於是,寺庙里的武僧在砍柴火丶挑柴火丶烧柴火中丶在挥动锅铲的煮饭里丶於高抬双臂的提水之间,无不是在锤炼着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在练着盖世神功。
李小龙说:“力从大地起,拳自心中出”。这盖世神功的勤学苦练,还来自安稳下盘站桩丶形意相兼出拳等训练。这一切因形会意之妙丶以意引拳之力,不经过实际的演练操作丶不在真刀实剑甚至合群对练的熟能生巧中,怎能磨合的浑圆通灵?怎能在独立练时眼前如有敌专注心力丶到面对强敌时举重若轻自如出手而视有敌如无敌呢?!
练武如此,修道养生何独不然?真正修身或练武者,外表与行事或不同而道理相通,自有文理在是丝丝入扣处处可试可行。真正要受戒得既从自家心里自觉持戒而不含世俗功利开始,又在终身信行可贵的信仰中自然结局。不是可以走“终南捷径”一蹴而就的丶也不是“浅尝辄止”可以真正“修成正果”的!
佛在心中坐,修於脚下行。我很迷茫於有些人稍微接触点音乐就自以为是音乐家自鸣得意丶稍微懂点皮毛佛理就自命不凡唯我独尊丶稍微写点东西就以为是作家不可一世等等。我想那样一种形态举止,彷佛是一个天真的小孩看着东方山边的太阳,就自信满满地以为只要拿根长竹竿就可以把太阳挑落一样幼稚可笑!
佛在心中坐,修於脚下行。小孩的天真无可指责,还要赞赏他们的想像力。但是老大不小的成人如果一直做着像天真小孩的判断,那绝对不是一件可以庆幸的事,而是一件要引起警醒的事!我总以为,不是识字的才有文化,真正有文化的人,是那些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做好的件件“小事”都乖乖地专心做到最好的人!
鸟声的唧唧啾啾伴随着公鸡的劲啼早已打破了凌晨的寂静。天明了,远处雨雾蒙蒙的山峦对不住晨曦照亮东南窗,不远处的汽车声正在催促我走到楼下走一走丶也招呼我将在灶台边“露一手”。等下,还有精彩的篮球赛在电脑电视上亮相,那也是可以和谐我的吃早餐,也和谐着“佛在心中坐,修於脚下行”。
早安诸君!
写於2019年5月16日黄道吉日之晨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