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菲华快讯
菲青年创业者下乡扶贫 助农行销

19-10-03-03
菲律宾存在乾季和雨季,但气候变迁改变降雨季节,冲击农民生计。为此,菲国青年创业家下乡协助农民转型,创新行销方式,把产品介绍到市面上,盼提高农民和贫困社区收益。

25名菲律宾青年创业家组成的「根源联合会」(Roots Collective)与「和平与公平基金会」(Peace and Equity Foundation)合作,即日起到6日在位於大马尼拉「波尼法西奥堡环球城」(BGC)的商场展售在地农民丶手工艺工作者与社会企业合作开发的织品丶包包丶鞋子丶食品及日用品。

创业家之一丶「全谷」(Wholly Grain)创办人杨茂福(Dexter Yu)告诉中央社记者,3年前,他与4名大学同学研究课堂专题时发现,受气候变迁影响,菲律宾出现乾季降雨过多和雨季乾旱情形。

他表示,原本菲国农民雨季种稻丶乾季种玉米,由於现在降雨季节不稳定,既抗旱又耐涝的高粱成为农民更好的选择。

杨茂福说,得知菲律宾北部北伊罗科斯省(Ilocos Norte)比尼里镇(Pinili)部分农民已开始种植高粱後,他们与农民合作,乾季在比尼里镇种植35公顷高粱,雨季仍种稻,「他们喜欢稻米」。

他坦言,虽然消费者能够接受高品质农产品因小规模契作,订价较高,但菲律宾民众对高粱接受度还不高,因此「全谷」还生产高粱粉丶高粱爆米花等产品,希望以零食方式推广,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另一名青年创业家佛兰查(John Francia)与夥伴创立「编织工艺」(Woven Crafts),行销贩售来自菲律宾东部萨马省(Samar)巴席镇(Basey)的织品,并开发出笔电包丶手拿包丶化妆包等新产品。

佛兰查说,2013年海燕台风袭菲,巴席镇受创严重,他与朋友到当地协助重建时,被织品工作者的技艺所惊艳,也发现随着时代演进,当地手工艺逐渐凋零。

他指出,当时,很多织品工作者迈入50丶60岁,但因手工艺赚不了什麽钱,年轻人大多不愿意接手。创新的手工织品受市场欢迎後,更多当地年轻人愿意重拾编织技艺,使巴席镇的织品业再现生机。

佛兰查说,他们正把触角延伸到民答那峨岛和2017年受叛乱袭击的马拉韦市(Marawi)等地,希望开发新的工艺素材,帮助更多菲律宾贫困社区提高收入丶脱离贫穷。(中央社)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