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打半场”的篮球赛了,可是昨晚还是稍微打了。打後还意犹未尽投篮许久,热汗津津难免。
洗红背心的时候,经年摩擦而微卷文字与号码边缘的地方不仅棘手,而且也该“改革”了,所以我花时间小心翼翼把它们除去。
心得之一:果然有纪念意义的文字和号码,最好是印上去,不要贴上去。印上去比较自然而然持久利於“维稳”,贴上去如“傍大款”“名不正,言不顺”,容易“打一枪换一个位置”般的“梦”。
心得之二:人生也有许多标签,有的是有必要的但也要“点到为止”,有的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应该坚决舍弃而毫不犹豫。“抱残守缺”实在没有意义,“脱裤子放屁”更是令人不敢恭维。
心得之三:有些包装和点缀,原来不是客观所需,而是主观上的“从众意识”在作怪盲目跟风,而之所以盲目就在於自己心中没有正确的主见而不能“操之在我”而往往是“因人成事”,只要别人一变,很快有如风吹云变搞得自己“什麽也不是面目全非”。何苦来着?!
突然想起一个小品的女主角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俺娘说”。除了那个“俺娘说”,她好像都没有什麽自己的见解。“俺娘”就是她的标签,不知这个标签能用多久,到底有好作用还是坏作用?
突然又想起了另一幕,虽然口中没有“俺娘”一“说”,却如“鬼使神差”般常常默默地“心中有个她”。一切以“她”的意志为转移,云里雾里都有个“她”“鬼迷心窍”。除了“她”没看到有天下。这样的标签不是“烫手的山芋”,却当成自己的“灵魂”,到底有多少“保险”?比那个“俺娘说”还悬吧!?
广告也是一种标签吧?没有抽烟的我老早就听说过,福建的“永定烟”是一种高质量的烟,可是从来没看到永定人为“永定烟”做广告,反倒是我这个不是永定的丶从来不抽烟的人在这里“广告”。
有道是“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也许就是这个道理。越烂的货广告标签越多,就像在把教育事业孽变成产业的地方,考生考得越差而录取通知书越多一样,因为这些以赚钱为目的的学院“有钱便好”,即使文凭照发也工作自谋,无须管学生就业甚至连联系实习的“後事”。
但是,烂货毕竟是烂货,骗得了人一时偏不了人一世,“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就像泡沫经济终有一日将破灭一样,泡沫文凭的标签本来也“不名一钱”,只是乱世年头过渡时期的“怪胎”而已,终究是短命的!这样的标签除了吮吸学生家长的钱财精力与吞噬学生的青春外,其实少有可观可喜。
“奇葩”的是,当年的古人尚明白“鸡肋”是“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而如今有些自以为喜逢清平盛世的带上这种标签的人,竟然踌躇满志地为自己的“幸运”沾沾自喜津津乐道,尽管有时也能夸夸其谈,却只是不能理解什麽叫做“饮鸩止渴”丶“厝火积薪”。信不信由你!
“新闻岁岁寻常出,独有今年出得殊”。记得中国文学史上又部小说好像叫做《目睹中国二十年怪现状》,我虽然是中文系毕业的也不怎麽爱看,但是,单靠听说就知道这种“伤痕文学”对於良化人心未必有啥好作用,还不如冯梦龙的“三言”小说从正面感化人鼓舞人来的实在和光明!
由此想来,小说这种文学作品是不是能成为某种标签我倒是茫然了。但有点直觉:如果後来有个四十年中国之怪现状比当年的“二十年”还“有过之而无不及”,那麽,这种“伤痕文学”的标签可以休矣;如果将来能够走向“天下为公,四海大同”的共产主义社会,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丶《醒世恒言》丶《喻世明言》这“三言”的标签,一定有它们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
拉拉杂杂想到这里,洗红背心的拾遗可以“暂告一段落”了。顺便告知,刚刚有一篇同题的文章写好後,竟然被我自己在点击“取消”中报废了。或许,那报废的也是标签“可以休矣”,而这“屡败屡战”的标签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可以生存发展的喽!
写於2019年9月17日晚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