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菲华快讯
汪义生:穿越时空的思念——忆菲华侨领胡文炳先生

  我和胡文炳先生只见过两次面。十年了,他的音容笑颜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使我难以忘怀。我与胡文炳先生相识,同10年前召开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有关。岁月如流,十年,弹指一挥间。

  2010年3月中旬,我和华宜丶何思远三位上海致公党成员应邀参加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武六干支部和中吕宋支部的活动。

  3月13日,我们在邦省参加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武六干支部成立大会。会前,洪门致公党老前辈蔡新国先生介绍我们与胡文炳见面。胡文炳得知我们从上海来,热情地与我们一一握手,连声说:“欢迎”。胡文炳告诉我们:“上海致公党市委的朋友与我们常来常往,是与我们长期保持密切联系的洪门昆仲。”他向我们介绍说:“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是菲华的重要组织,具有忠心义气丶爱国爱乡的悠久传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是为菲律宾经济发展丶促进菲中两国之间友好往来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

  从胡文炳的介绍中我们得知,为了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锐意改革,近年来在组织发展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吸收了许多事业有成丶崇尚爱国精神的青年才俊入党,使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该党总部下面没有设支部,如今已陆续建立起遍布菲律宾各地的支部,今天成立的武六干支部,是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总部所属的第七个支部……

  武六干支部的成立庆典就要开始了,胡文炳匆匆赶去主席台上就坐。听着胡文炳在会上代表总部领导所作的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们深感他是位热心党务工作丶尽心尽责的领导。

  听武六干支部的致公党同仁说,胡文炳担任菲律宾《商报》执行副总裁,是位文化人,博览群书,对古今中外历史文化很有研究。创刊于1919年的《商报》,至今已有91年,是菲律宾历史最久的一份华文报纸,在当地主流社会,特别是华人社会影响很大。听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总部秘书长林志谦介绍说,胡文炳是位有正义感的老报人。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他受《商报》老社长于长城,于长庚兄弟崇高精神的感召,参加了《商报》工作,後来曾因《商报》案受到政治迫害,仍无怨无悔。1986年,马科斯政权倒台後,胡文炳联合一批华社热心人士和《商报》老同事,很快使这份历史悠久的华文报复刊。此後,他一直在该报任要职,开拓报馆各项业务,推动报社改革不遗馀力。中国大陆推行改革开放新政以来,胡文炳在报社老总支持下,加强了与中国大陆丶香港及海外华文新闻媒体的交流,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丰富《商报》内容丶提升市场竞争力出力甚大,有口皆碑。

  第二天(3月14日)上午,我们参加红溪礼示市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中吕宋支部成立十周年庆典。我们到得较早。办完签到手续後,我在大厅里看中吕宋支部布置的板报时,又与胡文炳见面。在谈到即将在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时,他高兴地说:“我们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已经商量决定,于6月底组团去看上海世博会。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盛事。” 

  我从包里取出一本自己在前两年出版的菲华文学评论集《走出王彬街》,送给胡文炳,请他指教。

  胡文炳先生饶有兴趣地翻开目录边看边说:“你上面写的这些作家,大多数我都见过,很熟悉,潘葵村丶林健民丶施颖洲丶林泥水丶云鹤丶王宏榜等作家的作品,我都读过。你怎麽会对菲律宾华文作家感兴趣的?”

  我告诉胡文炳先生,1986年自己在广州暨南大学读书的时候,导师是潘亚暾教授,潘教授的父亲就是菲华教育家丶着名诗人潘葵村。潘教授多次访问菲律宾,广交文友,他可能是海内外收藏菲华文学作品最多的学者。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有机会把潘教授收藏的菲华文学作品通读了一遍。我发现,菲华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中极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许多研究东南亚华文文学的研究者言必称新马泰华文文学,菲华文学被他们边缘化了,不受重视,这是不公平的。我觉得菲律宾华文文学与新马泰华文文学相比有自己的独特风采,毫不逊色,很值得认真研究。

  胡文炳先生听了连连点头,大加赞赏,说:“我回去一定认真拜读。”

  胡文炳兴致勃勃地谈到,他年轻时读过的一本陆士谔写的清末幻想小说,书名是《新中国》。胡文炳说:陆士谔真是位了不起的预言家,他预言一百年之後,在上海浦东陆家嘴一带,将由中国举办万国博览会(笔者注:即今日的世界博览会前身)。小说写的是主人公陆云翔的南柯一梦。那天是宣统二年(1910年)大年初一,陆云翔喝了酒後迷迷糊糊睡去。梦中,他夫人约他逛街。两人出门後走在浦东,举目四望,惊诧万分——万国博览会竟然在这里举行。由于上海浦西已没地方可以建筑大型会场,便在浦东大兴土木造屋。陆云翔与妻子前往参观。只见一座大铁桥横跨黄浦江。妻子告诉他,这座桥是专门为开博览会建的,方便参观者出行。为了沟通浦江两岸,上海还建造了地下电车通道。有趣的是,为了造越江通道,还发生了争执,有的主张电车走越江高架;有人认为不妥,电车在高架行驶噪音太大,且影响市容。最後达成共识,把地下挖空,筑成隧道,铺上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隧道里来回穿行。真是太奇妙了,与今日上海市政建设可以说完全吻合。当时的中国受到列强欺凌压迫,可陆云翔在梦中见到的却是一个独立自主丶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海外法权已收回,租界也收回了,街头的外籍巡捕都不见了踪影,法院里的法官丶律师都由中国人担任,断案丶判案公正严明。侨居上海的外国人,一律须遵守中国的法律,街上遇到的洋人不再是趾高气昂的,一个个显得非常谦和,而中国人则人人扬眉吐气。陆家嘴建起一个庞大的金融中心,浦东的市面因而与浦西相比差不多了……这本书的结尾写道,陆云翔回到家,被门槛绊了一跤後惊醒,方知是做了场美梦。他与夫人说起梦中的奇景,夫人笑他:“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等奇梦。”陆云翔说:“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等景象也未可知。我便把这梦记载下来,以为异日之凭证。”

  胡文炳感叹道:“我一生读书无数,陆士谔写的这本《新中国》,是我所阅之书中第一奇书,这样的想像力真是太神奇了!看今日上海世博会,就见证了《新中国》这部书所记载的未来的历史。”

  听着胡文炳的讲述,我惊叹陆士谔的奇思妙想,也为胡文炳的博学和惊人的记忆力所折服。

  2010年6月24日,这个悲伤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总部秘书长林志谦从马尼拉给我打来电话,沉痛地告知:胡文炳先生不幸离世。他是应中新社邀请,前往西藏等地参观访问,不幸于昨天(23日)下午病逝于四川成都旅次。听到这一噩耗,我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在6月初,胡文炳曾给我来电,说他本月中旬要到中国内地参观,下旬就要加入菲律宾中国洪门致公党回国参访团参观上海世博会,我们有机会在上海相聚。谁知,没等他来上海,已是阴阳两隔,令人悲痛不已。胡文炳刚满七十岁,身体看上去挺好的,他走得太匆忙了,他还有很多事没来得及做啊。

  胡文炳先生离世不觉已经十年了,此时我不禁想起他十年前对我讲述的《新中国》的故事,心中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笔者为胡文炳先生匆匆离世而悲痛,我感到,他的在天之灵在深情地注视着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bbs_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