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论坛好贴
菲律宾为什么会成为“失败国家”?从“世界的希望”到“世界的笑话”,只在一代人之间



一声悲鸣之后,马尼拉国际机场的行人,停下匆匆步履。

哭声来自一对母女,各自背着硕大的编织塑料袋,相拥而泣。原本要出国劳务的母女,在临登机前,才得知两人被中介分到不同的国家。

如果将视线拉远一些,在整个马尼拉机场,太多背着大包小包,神色戚戚的女人。一对母女的哭泣,实在是无足轻重。

2023年,菲律宾海外劳工人数约为233万人,占总人口的1.9%,其中主要为菲佣。外劳汇款创历史新高突破370亿美元,约占菲律宾GDP的8.5%。

菲律宾,曾经世界经济的“明日之星”、“亚洲四小虎”,为何成为一个给人帮佣的“失败国家”?

“亚洲四小虎”

如果说经济学上有“后发优势”,那么,菲律宾差点成为最好的样板。

二战是一次大洗牌,先发的工业国家满目焦土,后发的农业国家有机会弯道超车。

在旧秩序已经崩塌,新体系正在逐步建成之际,菲律宾的优势得天独厚。

作为美国在亚洲唯一的殖民地,菲律宾与美国既有语言之亲,更有因制度相同而带来的心理亲近。当“马歇尔计划”在欧洲开枝散叶的时候,菲律宾也获得大量的美国援助。

从东南亚军事退出的美国,期望通过打造一个样板工程,维持在南中国海的影响力。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菲律宾成为美军的后勤基地。朝鲜战争结束后,越南战事又起,菲律宾再次获得大量订单。

天时地利,菲律宾即将起飞。



在上世纪50年代,菲律宾和日本一南一北,同步腾飞。1969年,菲律宾人均GDP已达到262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位居第二,被列入“亚洲四小虎”;马尼拉也被称为“亚洲小纽约”。

彼时的马尼拉,正是烈火烹油。当新加坡还在为供水问题焦头烂额之际,马尼拉依靠语言优势,早早成为亚洲金融中心。

马尼拉的街头高楼林立,写字楼里的职员们衣冠楚楚、宝马香车。在六十年代,菲律宾的人均GDP是台湾的两倍。当台湾的儿童还在赤脚上学时,不少马尼拉的中产家庭,已经雇佣起华人女仆。

1982年,菲律宾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半只脚跨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总部设在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预测未来50年世界各国的经济总量,结论是:日本会在50年后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菲律宾,则会成为“世界第十大强国”。

起高楼,宴宾客,南柯一场大梦。

“政治家族”

花团锦簇之下,危机如影随形。

菲律宾虽然复制有美国的三权分立、民主选举制度,但本身的政治经济结构没有经历过动荡,世家大族稳定传承。

在私有化之后,传统的乡绅又一跃成为工商业精英,全国上下被数百个大大小小的政治家族挟持。



达拉省的阿基诺家族,北伊洛戈省马科斯家族,卡皮斯省的罗哈斯家族,达沃省的杜特尔特家族,马尼拉奎松阿罗约家族,马尼拉阿亚拉家族,伊洛伊洛省的洛佩斯家族等,不仅掌握有财富,还向政坛输出。

门阀政治是菲律宾的底色,从未改变。

例如,3月11日被拘留的前总统杜特尔特,本身是棉兰老岛望族出身,父亲曾任达沃市市长。杜特尔特本人曾经担任达沃市市长超过20年,女儿莎拉·杜特尔特也连续两次当上达沃市市长。三代人轮流坐庄,树大根深。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菲律宾的总统大位,始终在这几个政治家族之间“流转”。阿基诺到马科斯,从杜特尔特到阿罗约。

在“英俊沉下潦”的时代,宗教成为普通人的庇护所。西班牙殖民者带来的天主教,成为菲律宾的国教。

今生有多绝望,就会对来世有多期待。

曾经的东南亚之虎,彻底沦为三流国家,依靠数百万菲佣寄回的外汇,维持货币稳定。有数据称,仅香港一地就有23万菲佣,平均每12户香港家庭就有一名菲佣,已经成为香港社会的一部分。

亚细亚的孤儿,也像是唱给菲律宾听的。

日落大道

一个数据值得玩味。

1981年,菲律宾人均GDP是815美元,中国是197美元;到202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2720美元,而菲律宾只有区区3498美元。



30年时间,何以地覆天翻?后发优势,又何以成为菲律宾的历史包袱?

菲律宾的经历告诉世人,后发国家如果不能建立起强有力的监督体制,如果不能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那么社会财富积累得越快,社会分配就会越畸形;经济发展程度越高,阶层坠落就会越普遍。

菲律宾人民不是没有表达过不满。两次“人民力量革命”,两次终结独裁者的统治,但每一次,只不过是换一个家族上台执政,尘归尘土归土。

今日的马尼拉,也许是世界上最分裂的首都。CBD和富人区花团锦簇,高大的玻璃幕墙纤尘不染;一墙之隔的贫民窟,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儿童在垃圾堆里刨食,童年最好的美味,是麦当劳倒掉的炸鸡。

曾经亚洲发展的“明日之星”,就像鬼打墙一样,日复一日沉沦黯淡。

从“世界的希望”到“世界的笑话”,只在一代人之间。

一个制度建设先天不足的国家,历史总会强制回头补课。

那是世界潮流,由不得你。

菲律宾文化中心,经济腾飞的标志之一,开幕由英国最伟大的舞蹈家玛芳婷首演。如今,大剧院犹在,菲律宾却曾经沧海。

正如剧院正对的那条罗哈斯大道一样,它的另一个名字叫:日落大道。
了解更多请搜索: 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