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论坛好贴
菲律宾最大药局帝国总裁逝世:年营收1327亿、掌控1200家药房的她是谁?



2025年4月10日晚上,一则消息,开始在菲律宾社交媒体上刷屏。

维维安·奎·阿斯科纳(Vivian Que Azcona)在4月5日去世,享年69岁。

根据《福布斯》杂志2024年的数据,薇薇安与她的兄弟姐妹,在菲律宾50大富豪榜中排名第14位,净资产估计为17亿美元。

她是Mercury Drug的总裁、创始人马里亚诺·奎之女,掌舵这家药房帝国超过25年。

没有遗嘱公开、没有遗像摆放,连官方讣告都极为简洁。

很多菲律宾网友留言,女士,一路好走、

这不是对一位商人的哀悼,更像是对一套生活秩序的告别。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马尼拉城市残破、供应断裂,药物成了比白米还昂贵的必需品。

24岁的马里亚诺·奎(Mariano Que),当时还是个药房学徒,在班邦街(Bambang Street)用仅有的100披索,买下一瓶被称为万能药的磺胺嘧啶。

然后他做了一件简单却有分量的事,将药片一粒粒拆开卖,用逐粒零售(tingi-tingi)的方式,把药送进普通人的掌心。

没有包装、没有说明书,甚至常常是口头交代用法,但这一动作,奠定了Mercury Drug最初的信任契约,人人都该买得起药。

靠这瓶药,马里亚诺滚动出第一笔资本,推起小车卖药。

就在同年的3月,开出第一家门店,他把罗马信使神Mercury的名字,镌刻在招牌上,象征速度、传递、医治。

(这倒和Ceres取名有异曲同工之处百亿遗产大战:从1辆吉普尼到菲律宾最大公交集团)

那不是一间商铺,而是一种承诺。



1950年代,菲律宾正处于战后重建阶段,经济呈现出一定的增长态势。

在当时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菲律宾的人均GDP水平和增长率均位居前列。

而Mercury Drug稳扎稳打,生意逐渐扩大,开始进入了加速扩张期:


    1963年,受Ayala集团之邀入驻马卡蒂商业中心

    1965年,首度实行“Gising 24 Oras”通宵营业

    1976年走出吕宋岛,进军中部VISAYA区与棉兰老岛

    1980年代启动现代化仓储,启用温控物流、电脑管理


Mercury 不只是在开店,而是在建构一种城市生活的结构配件。药房不只是卖药的地方,更是非医院场景下的第一线急诊室、健康咨询点,乃至情绪缓冲带。



到了2000年代初,Mercury Drug的全国市占率一度超过70%,成为事实上的行业巨头。

直到Watsons、Generika、Southstar等品牌陆续加入竞争,它的网络基础与品牌黏性,依然让对手难以撼动。

截至2024年,Mercury Drug拥有全国1200多家门店,覆盖三大岛群,员工总数超过15,000人。其在多个城市的市占率仍高达60%以上,全国整体市占率估算在45%-50%之间。

尽管是私人公司,但根据2017年披露的资料,其年营收高达1327亿披索。这一数字,至今仍未被后起连锁超越。

它的存在,已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预设。



1977年,21岁的维维安进入公司,一开始是助理,从仓储学起。

那一年,她刚从圣托马斯大学药学院毕业,已是执业药剂师。但父亲并未安排公主通道,而是让她从最底层做起。

家里有8个孩子,维维安是长姐,也是父亲一手培养的接班人。

她用了10年时间,从底层升到副总,再到1998年,32岁时接棒成为公司第二代掌舵人。

维维安掌舵公司后,没有大张旗鼓的变革口号,却做了两件看似细碎、却决定长远的事。

一是推进服务形式的数字化:1999年试水线上订药,2015年推出官方App,部分门店设有得来速(drive-through)购窗口。

二是强化客户关系的日常维系:延续Suki会员卡,设立社区义诊点、家庭用药咨询;脸书上有专人值班,不定时回应顾客留言。

薇薇安为人低调,也少接受访问,她只在默默扩大企业规模。

2021年,薇薇安获亚洲企业卓越奖“年度女企业家。

2023年,Mercury Drug再次荣获某杂志最可信赖品牌奖药房类。

这些荣誉不过是注脚,她真正做的是,维持这盏灯亮着。

信任,也是一种市场策略



当然,它也不是毫无争议。

Mercury Drug因规模过大,常被指垄断,也因价格机制未必最优,被认为缺乏价格竞争力。

一些小型药房组织曾控诉,其门店竞争与批发议价能力过强,还有人指出它并不积极参与政府医保计划。

但即便如此,当深夜急需退烧药时,多数菲律宾人还是会往它的红白招牌跑去。它不一定是最便宜的,但常常是唯一能信得过的。

薇薇安很清楚这点,所以她从未试图讲一个创新奇迹的故事,而是小心守住原有的节奏。

她不抢风头,但也从未掉队。



薇薇安的辞世,不一定意味着什么转折,更像是她悄悄地把接力棒放回了原处。

她好像没有推动哪种彻底革新的业态,也没有留下什么惊艳的战略语录。

但她维持了这家公司,近80年未曾断裂的节奏感,哪怕不总是最快,不总是最便宜,却几乎总在那。

像夜里亮着灯的街角门店,像柜台后那个不紧不慢帮你找药的药剂师。
了解更多请搜索: MercuryDr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