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论坛好贴
毒枭市长候选人被枪击:选票靠撒钱,胜选靠命硬



这几天,菲律宾的询问者网(Inquirer)和其他几个网站都发了条新闻:

4月10日下午4点半,莱特省阿尔布埃拉镇(Albuera, Leyte)一个社区体育馆里。市长候选人凯尔温·埃斯皮诺萨(Kerwin Espinosa)正在发表竞选演讲,被人枪击。

据菲律宾国家警察(PNP)报告,当时枪手藏身于舞台天花板内,当凯尔温上台演讲时,从他背后开枪。

保镖们一拥而上,把凯尔温及时送往医院救治,目前已无生命危险。

是的,你没看错,他就是我前几天文章里提到的大毒枭凯尔温。

“你活该!”前毒枭公开呛声杜特尔特,准备参选市长

我有两点震惊:

1.这么近距离,枪手居然没得手。

2.不是说好了剥夺其参选资格么???

我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了台湾319枪击案,莫非也是自导自演?



消息传出,震动不大。

毕竟,在菲律宾,每逢选举,枪声几乎从未缺席。

根据菲律宾选举委员会(Comelec)与国家警察署的数据,自枪支禁令1月生效以来,全国共记录2,105起违反选举期间枪支禁令的案件。

同时,警方确认了11起与选举相关的暴力事件,其中7起为枪击案,共造成7人死亡,7人受伤。

枪支明令禁止,但街头依然火力充足。

选战尚未开打,火力已先行。



北吕宋山地省份阿布拉(Abra),则再次成为焦点。这里向来是选举暴力的高发地。

从1月到3月,当地共记录23起枪击案,造成13人死亡,8人受伤。

最严重的一起发生在4月7日,在拉甘吉朗镇(Lagangilang, Abra)

村长卢·克拉罗(Lou Claro)与市议员曼萨诺·阿格达尔彭(Manzano Agdalpen Jr.)在白天被当街枪杀。

第二天,选举委员会宣布考虑将该镇列为选委会控制区(Comelec control area)。这意味着地方安全事务将由中央统一指挥,以确保投票秩序。

但这种制度的有效性,始终存疑。

谁主安全,谁就可能间接主导票箱流向。

而控制权,本身也是选战的一部分。



提到选举暴力,自然少不了棉兰佬(Mindanao)地区。

在棉兰佬地区,包括北马京达瑙(Maguindanao del Norte)、苏丹库达拉特(Sultan Kudarat)等省,过去几个月也接连发生与选举有关的枪击事件。

其中部分候选人、竞选义工与投票协调员遭遇袭击,轻则挂彩,重则死亡。

好家伙,其他地方选举靠撒钱,而这些地区的选举,靠命硬。

(58人被杀,菲律宾选举史上最黑暗的大屠杀)

你要问调查?当然有啊,法治社会嘛。

你要说结果?呃,那得看上帝有没有空了。

回到凯尔温本人,他的转型轨迹也许能解释,为何菲律宾政坛总有人前赴后继。

对许多政治人物而言,职位不仅是权力象征,更是某种法律之外的保护机制。

在一个资源分配极度地方化、司法执行低效的体制下。

当官意味着可以调动警力、分配预算、重塑自己过去的身份。

甚至,彻底洗白。

而一旦落败,不只是失去职位,有时也意味着失去庇护。

5月选举将至,枪声已响。

从阿布拉山区到棉兰老平原,从地方议员到市长候选人,每一声枪响都在提醒咱们:千万别碰菲律宾的政治!

当投票所前停着军车、持枪士兵列队站岗。

对许多菲律宾人来说,没所谓的。

投,肯定得投票,只要钱给够。
了解更多请搜索: 毒枭 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