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菲华快讯
中国成功了!

【香港中通社北京5月15日电】
“天问”成功着陆火星将完成五大科学目标
(香港中通社特约记者 庄恭)北京时间2021年5月15日上午7点18分,中国天问一号着陆器成功降落火星,着陆地点位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着陆器上搭载的是中国“祝融”号首辆火星车,这是中国首次实施火星着陆任务并获得成功。



由轨道器(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火星车)组成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去年7月23日发射升空,历经200多天的飞行,于今年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在此后数月中,经多次变轨飞行,对着陆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成像发回地球,等待最佳时机实施着陆。着陆器搭载祝融号降落火星后,轨道器则继续围绕火星运行,一方面为着陆器和火星车提供中继信号服务,另一方面继续进行科学探测活动。 

据中国航天局透露,天问一号任务共有13种有效载荷。轨道器上的7台仪器包括两台相机、火星轨道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矿物学光谱仪、火星磁力仪、火星离子和中性粒子分析仪、火星高能粒子分析仪。祝融号火星车上的6台仪器包括多光谱相机、地形相机、火星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表面成分探测器、火星磁场探测器和火星气象监测仪。



这些有效载荷将要完成五大科学目标:一、绘制火星形态和地质结构图;二、调查火星表面的土壤特征和水冰分布;三、分析火星表面的物质组成;四、测量电离层和火星地表气候及环境特征;五、探索火星的物理场(电磁场、引力场)和内部结构。

由于祝融号火星车采用的是太阳能动力,受火星上光照和温度的限制,最佳的工作时间是在火星的中午前后,这时候阳光比较充足,能为其上搭载的科学仪器提供充足的电力。在白天阳光充足的时候,火星车还会把一部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以备夜间使用。

除此之外,中国科学家还想到一种利用物质相变吸收太阳能的巧妙方法,在火星车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正十一烷。白天,温度升高的时候,这种物质吸收热量而熔化;夜间,温度下降的时候,这种物质释放热量而凝固。利用这种方法,可保证火星车安全度过漫漫寒夜。

此次,天问一号着陆器着陆地点为何选择在乌托邦平原?引起不少网民关注,
据了解,乌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位于火星的北半球,是火星上的最大平原,大小约3300公里。选择在此着陆一是工程风险低。由于该地区地势平坦,陨石坑较少,地质年龄较轻,地壳较薄,对着陆器着陆和后续的科学探测非常有利。二是科学价值高。人类登陆火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寻找火星上的生命痕迹。科学家认为,在远古火星,乌托邦平原很可能是海洋覆盖的地区,天问一号着陆地点(东经110.318度,北纬24.748度)位于远古海洋与陆地交界处。

1972年,美国海盗二号着陆器也选择在该地区着陆。2016年,美国宇航局宣布,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地区,发现有一个巨大的地下冰体,估计含水量相当于苏必利尔湖。

长期以来,由于火星探测难度十分巨大,火星又有“探测器坟场”的称呼。迄今为止,人类已尝试发射了47次火星探测。其中,美国22次,前苏联和俄罗斯共19次,日本1次,欧洲2次,印度1次,阿联酋1次,中国1次。完全成功和部分成功的共计26次。其中,前苏联发射了17次,仅有5次成功和部分成功;美国发射了23次,成功16次;欧空局发射了2次,成功2次;俄罗斯发射了2次,失败2次;日本发射了1次,失败1次;印度发射了1次,成功1次;阿联酋发射了1次,成功1次;中国发射了1次,成功1次。


了解更多请搜索: 天问一号